在我的上篇文章發(fā)出之后,我聽到對“WEb2.0視覺風格”這個稱謂的不認同聲音。其實這并不出乎我的意料,因為,我在認真的開始思考“WEb2.0視覺風格”應該何去何從的問題之前,也有過類似的感受,那就是:Web2.0應該更注重“內(nèi)在理念”而不是“視覺外觀”。藍色理想獨家首發(fā),作者Quester。相關鏈接:Web2.0視覺風格進化論 一
事實是這樣嗎?你不妨先回答我下面這兩個問題:
① Web2.0 作為一個新生的“概念”,是否不需要一個清晰的“視覺表現(xiàn)”? ② 你認為自己已經(jīng)找到體現(xiàn) Web2.0 概念足夠清晰的“視覺表現(xiàn)方式”了嗎?
如果你的回答都是“是”,那么我強烈建議你不要再往下看這篇文章,它完全在浪費你的時間。
如果你心存疑慮猶豫不決,而你又想更詳細的了解關于“WEb2.0視覺風格”的內(nèi)容,就請抱著一同探究的心態(tài),和我一起來完成這個“進化過程”吧。
Web2.0 需要“視覺識別”,嗎? Web2.0 Need "VI", Is it?
如果我們把“Web2.0”看作“形象識別”的一個主體(因為它有著區(qū)別于以往Web概念的需求),那么我們就很容易看清它應該有的體系結(jié)構(gòu):作為“理念識別 (Mind Identity)”的“Web2.0概念”現(xiàn)在應該不會有人再懷疑,否則你也不會來看我這篇文章。因此我們可以說,作為“理念識別”的這個部分,已經(jīng)基本完成。那么在在“理念識別”指導下的“行為識別(Behavior Identity)”和“視覺識別 (Visual Identity)”就應該逐步的完善和清晰起來。
可喜的是,對于“Web2.0的行為特征”我們現(xiàn)在也已經(jīng)有了很明確的概念,它的交互性,參與性,資料的產(chǎn)生和分配的動作方式,可移動性等等都將“Web2.0”的“行為識別”進行得如此生動鮮活,你很快就可以判定:“噢,這個網(wǎng)站是以web2.0的方式在玩!”
可惜的是,對于“視覺識別”的范疇,我們擁有了這樣一套清晰完整的,可以傳達理念,表現(xiàn)特性的“視覺組件”了嗎?沒有! 因此,作為有職業(yè)敏感和操守的設計師的你,為什么不和我一起來共同把我們需要做的工作完成呢?你還在等著一本裝訂成冊,封面用熒光色印著“Web2.0 視覺手冊”的書送到你的手里嗎?Come On, You OUT!
圖注:網(wǎng)上的兄弟們自己“頒發(fā)”的“Web2.0設計師證”,你也可以給自己來一個。
我真的希望看到這里的你覺得我上面的解釋是一大堆廢話!因為這說明你真的知道作為一個設計師自己應該去做些什么,想些什么。
視覺的進化與沿革 Evolution of Visual Elements
談到視覺元素的沿革,很多人興趣就高漲起來了——你看看論壇上的那些個帖子,點擊量最高的,回復最多的不就是“最新XXX效果,附教程”之類的嗎。一些人又說了:我們這不是一直追趕潮流嗎?是啊,弄潮和追潮只有一字之差而已。
好吧,就從論壇的熱點帖子說起:之前有個帖子是關于Web2.0的Logo的,這個話題真是熱得燙手。可惜的是,我在查找證據(jù)之后發(fā)現(xiàn),許多所謂的“大公司的新Web2.0風格Logo”其實是某些“好事者”所為。呵呵,不必失望,這些行為頗有點Web2.0的風格,況且,其中的有據(jù)可查的確實被采用的Logo,有一小部分,也可以從這些版本中找到——你現(xiàn)在可以把你喜歡的樣式直接推薦給產(chǎn)品影響全球數(shù)以萬億計客戶量的大公司,影響它們,改變它們!你不覺得Web2.0的可愛嗎?
換個角度來講,很多公司在“Web1.0時代”沒有改變它們的Logo,現(xiàn)在到了“Web2.0時代”為什么就都迫不及待的要改變Logo的設計呢?這除了說明Web2.0是“真正意義上的網(wǎng)絡”以外,難道你還覺察不出“Web2.0的視覺設計”的重要嗎?
圖注:上面這些Logo,下排都是未被證實的“自作多情”作品。和“現(xiàn)任”Logo的比對。
圖注:還是來看看真正的Web2.0的色彩和符號在怎么玩吧!大公司老是跑在前面,一點不錯,后續(xù)的文章還會詳細介紹關于“可口可樂”的進化例子。
我想說的是,你應該從這些真真假假的Logo中看出來,哪些才是真的符合Web2.0的標準而不被表象的那些所謂的漸變應該怎么拉,高光應該怎么做,影子的參數(shù)是多少所迷惑。覺得有些難度是吧?我們的這幾篇文章不是為了Web2.0而說Web2.0,只是想從“視覺進化”的規(guī)則中告訴你怎么來鑒別和找出“真正的Web2.0風格”!
進化的概念 What's the meaning of "Evolution"?
很清楚,所謂“進化”,就是在原有“物種”的基礎上向前進步。在英語中的“Evolution”也可以翻譯成“演變”,但是我寧可用“進化”這個比較積極的詞匯。
對于視覺元素的進化,由來久矣。談到這里,我不得不提到一個人,因為我在分析新Web2.0的Logo走向(趨勢)時,好多的Logo源頭都指向了他,上面那個圖里面4個原有的logo,3個都是他設計的。他的名字是:保羅·蘭德(Paul Rand 1914-1996)
圖注:蘭德為IBM做的海報,視覺音譯了I.B.M (Eye, Bee, M)
你可能會奇怪,他怎么會出現(xiàn)在蘋果的“想法與眾不同”(Think Different)海報里,這里我引用一段介紹,詳細的,你可以區(qū)下面的鏈接找尋。
保羅.蘭德(Paul Rand,1914-1996)蘭德作為當今美國乃至世界上最杰出的圖形設計師、思想家及設計教育家之一,其先導地位和作用是勿庸爭辯的。 蘭德1929-1932年就學于紐約Parsons設計學院。年僅23歲便成為Esquire Coronet廣告公司的藝術指導,在隨后的三十多年里他一直擔任紐約廣告代理公司的創(chuàng)意指導,也曾受聘為許多美國著名大公司的設計師或設計顧問,其中包括美國廣播公司(ABC)、IBM公司、西屋電器公司、NEXT電腦公司、UPS快遞公司、耶魯大學等藝術顧問。他為這些公司和機構(gòu)所設計的企業(yè)標志 ,已成了家喻戶曉的經(jīng)典之作。 半個多世紀以來,他在視覺設計方面的建樹和前衛(wèi)精神對整個圖形設計領域而言,影響巨大而深遠。
詳細: http://www.artcn.cn/Article/pmsj/wgsjs/200604/9407.html
圖注:上面用亮色表明年代的Logo,即是蘭德的杰作了。
我們向蘭德致敬,感謝他為我們留下了這么多可以追尋的脈絡,可以讓我們踏著他的腳印向正確的方向行進。從某種意義上講,我們現(xiàn)在面臨的課題,也是當年蘭德遇到的問題。但是慶幸的是,我們現(xiàn)在有了更多更便捷的方式來獲取資訊,完成新一輪的“視覺元素的進化”過程。
蘋果風格是否就是web2.0風格?
為了不使有些人覺得枯燥,我決定把這個小節(jié)提到前面來講。同時,我也正在改善我的“筆調(diào)”更Web2.0一些,希望大家不是正襟危坐的凝視這幾行字,而是陷在沙發(fā)的一角用手機看小說的感覺。
蘋果風格是否就是web2.0風格?這個話題好像會使人感到困惑:的確,那些該死的蘋果設計師團隊每天都在“Think Different”,難怪它們會跑在前面,因為它們會最快的找到“Good of Different”。不可否認,蘋果確實創(chuàng)造并引領了好長一段時間的潮流。但是給我的感覺,自從1997年微軟的“毒血”注入蘋果之后,蘋果的創(chuàng)造力就大不如前。(注:1997年8月6日,微軟首次動用1.5億美元購買蘋果公司非投票股份)
撇開這些“政治經(jīng)濟學”不談,我們還是從理念上分析一下蘋果的行為:
①提高產(chǎn)品使用的愉悅感(不僅是舒適感),超越僅限于功能的滿足。 ②為了愉悅視覺觸覺感官而不惜代價(嚴格規(guī)定所有產(chǎn)品表面不能有可見的螺絲釘,iMac的外殼鑄模造價高出同類型產(chǎn)品30%,為研究透明塑料如何看起來不“低檔”,顯得“舒適,科技感”而將工業(yè)造型設計師蹲點到糖果廠看軟糖生產(chǎn)過程。等等) ③追求自我“i”為中心,個性獨特,嘗試不同。 你可能讀到這里會想起一個人:斯皮爾伯格。對,沒錯,就是他。1億2千萬美元拍《兄弟連》,沒想過賣不賣得出去,但是他成功了。他持股的公司“夢工廠”,其中一個股東就是原蘋果公司的創(chuàng)始人之一。不過他們這種不計成本的玩法,不太符合市場經(jīng)濟,所以不幸的,“夢工廠”在2005年圣誕節(jié)前被派拉蒙公司以16億美元收購,不玩了。
那么,說到這里,一些對于“Web2.0精神”比較熟悉的人就會發(fā)現(xiàn)差異。
① 人群不同:蘋果的理念是創(chuàng)造獨特,原本不是為了愉悅“大眾”而是滿足少數(shù)能欣賞之“小眾”,若不是自iBook之后采取擴展低端市場的做法,估計現(xiàn)在iPod,iPhone是不可能輕易流于“民間”。然而,“Web2.0”是“大熔爐”,體現(xiàn)參與性,互動性。幾乎所有上網(wǎng)的人都是“受眾”,是自娛自樂自作自受的“眾樂樂”。從年齡跨度上講“Web2.0”也要寬泛許多。
② 氛圍不同:因為人群的關系,兩者的感情色彩和氛圍就大相徑庭了。蘋果有一點“后雅皮”的影子,感覺象一個受過優(yōu)良教育,會用科技來改善生活卻有著頑皮不羈性格,享樂人生態(tài)度的大男孩。Web2.0就有點紐約皇后區(qū)的喧囂或者說北京春節(jié)白云觀逛廟會的感覺。人們?yōu)樽约焊信d趣的事情蜂擁而至,乘興而來興盡而歸,嬉笑怒罵無拘無束。
③ 表現(xiàn)不同:因為上述的一些關系,導致視覺表現(xiàn)上,蘋果的東東對于Web2.0就有些消化不良。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所謂的“水晶按鈕”,其為表現(xiàn)完美所花費的步驟,對于蕓蕓眾生的Web2.0網(wǎng)站來講,一是制作過于復雜,二是視覺表現(xiàn)浪費。一件裘皮大衣,配上骨質(zhì)的扣會給人感覺很純樸,配上銀質(zhì)的鈕會給人感覺很高貴。但是問題不在于鈕扣,而是在于你的網(wǎng)站是不是要弄成那件裘皮大衣。
好了,既然結(jié)論是:蘋果風格 ≠ web2.0風格,那么關于為什么說“過于復雜,視覺表現(xiàn)浪費”的問題就留在以后的文章里面詳細講吧。
特別注意,文章中不少鏈接是去往維基百科,如果不能訪問,請使用代理設置
還是和以往一樣,歡迎各位兄弟姐妹的發(fā)言,Web2.0!不要吝嗇你們的聲音!
論壇討論地址:http://bbs.blueidea.com/thread-2718884-1-1.html
本文鏈接:http://m.95time.cn/design/doc/2007/4479.asp
出處:藍色理想
責任編輯:藍色
|